信托业年度“责任答卷”:去年受托资产首超29.56万亿元,员工队伍回暖,16.68万亿元赋能实体
9月29日,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《2024—2025 中国信托业社会责任报告》(下称:《报告》)。《报告》显示,全行业受托管理资产规模突破29.5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,慈善信托新增规模同比增长超30%,绿色信托存续规模超3200亿元。与此同时,员工队伍回暖向好,多
9月29日,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《2024—2025 中国信托业社会责任报告》(下称:《报告》)。《报告》显示,全行业受托管理资产规模突破29.5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,慈善信托新增规模同比增长超30%,绿色信托存续规模超3200亿元。与此同时,员工队伍回暖向好,多
信托业与ESG理念具有“天然的适配性”:一是都遵从长期主义,信托制度的长期存续性与ESG所关注的长远价值、代际公平的理念不谋而合;二是风控基因一脉相承,信托严谨的尽职调查传统,可以系统性地将环境、社会风险纳入风控流程;三是业务模式相互适配,信托独特的制度设计使
近日,云南国际信托有限公司(下称“云南信托”)发布相关公告称,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甘煜书面提交的《辞任申请》,其因工作调动,向董事会提出辞任,辞去公司董事、董事会下设委员会委员、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职务。
资产证券化产品在为科技企业有效盘活存量资产、降低融资成本、解决融资难题的同时,也为信托公司发展服务信托提供了重要机遇。信托公司可借助制度、专业能力和多重角色优势为科技企业提供金融支持,助力科技企业融资生态构建。
资产证券化产品在为科技企业有效盘活存量资产、降低融资成本、解决融资难题的同时,也为信托公司发展服务信托提供了重要机遇。信托公司可借助制度、专业能力和多重角色优势为科技企业提供金融支持,助力科技企业融资生态构建。
信托业变革的背后,是行业发展逻辑的重构。信托业正直面一个核心命题:在金融业态群雄并起的时代,信托制度的独特价值究竟何在?答案或许就藏在从“做大规模”到“做好服务”的转向里,藏在从“赚快钱”到“守长远”的蜕变中,更藏在对受托人精神的重新诠释与践行中。
信托业变革的背后,是行业发展逻辑的重构。信托业正直面一个核心命题:在金融业态群雄并起的时代,信托制度的独特价值究竟何在?答案或许就藏在从“做大规模”到“做好服务”的转向里,藏在从“赚快钱”到“守长远”的蜕变中,更藏在对受托人精神的重新诠释与践行中。
近日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联合北京市知识产权局、北京市版权局等7部门印发《北京市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行动方案》(以下简称:《方案》),明确提出“鼓励信托公司开展知识产权信托”,为行业发展提供政策指引。
据57家信托公司公布的2024年年报数据,信托行业员工人数降至16150人,较去年减少252人,同比降幅达1.54%。其中,有54.39%的信托公司减员。
近年来,中国信托行业在实现自身稳健发展的同时,积极践行社会责任,投身公益事业,成为推动社会公益发展的重要力量。从教育扶贫到乡村振兴、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,信托行业的公益实践不断拓展,展现出信托业在公益领域的独特价值与担当。
与此同时,自“一法两规”颁布以来,信托公司固有资产规模一直在持续增加,截至2024年末为9267.23亿元,比2023年末增长3.44%,新增加307.83亿元。
中国人民银行公告显示,6月4日以固定利率、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2149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,操作利率1.40%,投标量2149亿元,中标量2149亿元。数据显示,6月4日2155亿元逆回购到期,据此计算,单日净回笼6亿元。
2024年,面对外部压力加大,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,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,攻坚克难,经济运行总体平稳、稳中有进,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.9万亿元,增长5%;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%左右。就业、物价总体平稳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.1%,人民
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,绿色金融已成为金融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。在中国,信托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积极投身于绿色金融的实践,不仅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,也为自身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力。